二、 课外安排与要求
类别 | 学分 | 实践训练 |
军训 | 3 | 3周 |
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(6次) | 3 |
|
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II | 2 | 2周 |
工程训练(金工实习) | 3 | 3周 |
工程培训(电子工艺实习) | 2 | 2周 |
生产实习 | 3 | 3周 |
焊接工程设计 | 3 | 3周 |
毕业设计 | 18 | 18周 |
焊接基础实验 | 2.5 | 40学时 |
创新学分(焊接创新试验) | 2 | 30学时 |
合计 | 41.5 | 34周+70学时 |
三、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注:( )中的学分、学时数及比例为俄语或日语生类别 学分 % 学时 % 上机 实验 习题 (学时/学分) (学时/学分) (学时/学分) 公共课C 29 20.1(21.8) 559 22.1(23.9) 0 30 12 (32) (619) 自然科学基础N 39 27.0(26.5) 645 25.5(24.9) 12 88 60 技术科学基础T 47.5 33.0(32.3) 792 31.3(30.5) 60 122 12 专业必修课 16.5 11.5(11.2) 274 10.7(10.5) 0 48 0 专业选修课 6 4.2 120 4.7 0 0 0 (4.1) (4.6) 全校性选修课 6 4.2 144 5.7 0 0 0 (4.1) (5.6) 合计 144(147) 100 2534(2594) 100 72 288 84
四、外专业攻读双学位(双专业)教学计划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建议选课学期 T1190030 金属学及热处理 86 5.5 5 S4290090 焊接过程测量与计算机控制 60 3.5 6 S4290010 电弧焊基础 30 2 6 S4290020 焊接冶金学 32 2 6 S4290030 焊接结构学 40 2.5 6 S4290040 焊接质量检测与评价 16 1 6 S4290050 钎焊 20 1 6 S4290060 高效焊接方法 18 1 6 S4290070 高能束焊接 18 1 6 E1291030 焊接工程设计 3 3 7 E1291050 毕业论文 18周 18 7、8